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发布。这是一个新的国际标准,旨在保证全球的安全食品供应。我国于2006年6月1日发布《GB/T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正式将ISO22000:2005标准转化为中国国家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制造、操作和供应食品的组织逐渐认识到,顾客越来越希望这些组织具备和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和那些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然而,由于各国标准不一致,使顾客的要求难以满足,因此,有必要协调各国标准使之上升到国际标准。同时,一个统一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间通用的管理体系认证方式,将对突破技术壁垒起到积极作用。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对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组织的要求》的出台可以作为技术性标准对企业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指导。这一标准可以单独用于认证、内审或合同评审,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如ISO9001:2000组合实施。
任何一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都不是封闭的,它是开放的、不断更新的,会随着社会、环境、生产技术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任何系统化管理体系至少一定要具备的几个特征:方针目标、职责、执行、检查、改进。它涵盖了整个组织上至最高管理者下到基层员工每个人的职责。
1938年美国FDA强制推行的GMP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前提生产条件,体现了一点预防的观点,但真正的预防和设计理念并未体现。食品安全是设计出来的,也不是生产出来的,更不是监管出来的,这一理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的认同。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理念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是:结果验证;生产过程的设计、抽象的安全环境设计、具体的安全环境设计。
从监管方面来说,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是:被动检验、预防性生产设计、预防性环境设计。</p>
设计一个产品所处的良好安全环境,将可能和潜在的安全风险提前预防,由此得到的产品才可能是安全的。</p>
根据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理念,生产过程中的CCP点,只是发现危害的途径,而不能仅仅看作是控制危害的手段。如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金属探测仪,如果仅仅将其作为控制金属异物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发现金属异物只能表明某个过程控制不当,需要找到金属异物的风险源才能从根本性上解决问题。
另外,现有管理体系中虽都有顾客投诉管理程序和体系改进程序的要求,但在体系设计中只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考虑顾客意愿,这也许是目前所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缺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ongjiyuan.com.cn/isorz/iso22000/20160529/121.html